
雾霾调查报告(15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雾霾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雾霾调查报告1伴随着马年春节的来临,宝鸡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里增加了很多病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为此,我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背景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目前,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二、调查目的
了解人们对于雾霾天气的态度,对于雾霾天气的认识,探究雾霾天气所带来的警示与实际性问题。并对于现在的雾霾天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眼前的雾霾天气,为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美好环境,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调查过程
调查主题:雾霾天气 调查对象: 普通民众
调查时间:20xx
年2月8日 调查方式:实地拍照,上网查阅
四、调查结果
成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
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
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防治: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靠人为的力量还是无法控制雾的产生,这是自然现象。只有想办法控制各种小颗粒的产生,就会只有
雾而没有霾了。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合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五、调查倡议
各地雾霾天气的出现,本质上是环境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的提醒。对于城市的居民而言,它既是对现代社会触碰自然底线的警告,也是对人类侵犯大自然的警告。当然,还是对城市居民肩负保护环境的责任,维护地球生态自觉性的考验。面对雾霾天气,人们需要的是共同减少污染的一种决心与信念,也需要实际生活中的改变。
雾霾调查报告2又见雾霾,城市顿时陷入类似科幻大片中的场景,梦幻迷离;PM2.5的监测与发布,更让普通百姓多了一重日常的关切。坊间舆论有调侃的,有担忧的,也有寻根究底的。然而,我们对空气质量究竟知道多少呢?我们所知道的究竟对不对呢?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规避危害,积极地采取行动,参与防范与治理。
近日,商报高校媒体实验室携手行动,来自苏州科技学院新闻专业与校“碧水蓝天”环保协会的同学们展开了以“我对空气质量了解多少”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走访了高新区、吴中区和姑苏区的部分街道200多位市民。
以前的苏州空气是怎样的
听听市民说
李先生71岁 苏州本地人“以前住在木渎灵岩山上,往太湖地方看一清二楚的,那真是一目千里,现在不行啦,特别是你往城市里看,就是一片模糊。”
柳女士41岁 居于苏州16年“十年前,我住在桐泾公园附近的时候,晚上抬头看,不说满天星吧,那是不少的,现在是一颗都看不见了。”
柴女士60多岁 苏州本地人“像这个时候,苏州花儿都开得正艳,一遇到雨呀或者雾呀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往肺里深呼吸一口气,那碎雨的味道夹杂花香,又凛冽又清新。真是怀念那样的味道呀,现在哪里敢这样呼吸,不是汽车尾气味就是尘土味。”
潘先生29岁 苏州本地人“小时候白天可以看见三四公里以外的东西,现在不行了。现在的天气就像老年人得了白内障一样。”
49% “大概知道雾与霾有差别但说不清”
专家 雾与霾,是两种天气现象
雾霾,近几年一度成为热词,但对于它的定义,却鲜有市民能说清楚。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9%的人“完全不知道雾与霾的区别”,49%的人“大概知道有差别”,但具体内容却说不出来。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与预警科张晓华工程师告诉记者,雾与霾,其实是两种天气现象,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者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大小,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叫雾,低于80%的叫霾(干霾)。
“在现实生活中,雾和霾通常是相伴而生的,所以大家将雾霾组合在了一起。”张晓华介绍道,雾霾主要诱因是空气中存在的大量细颗粒物(PM2.5)。
“目前苏州比较严重的污染物就是PM2.5(细颗粒物),它的来源很多,包括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交通工具使用中的尾气,包括二手烟也是重要的来源。”张晓华解释道。
28% “认为苏州的空气污染严重”
专家 国家新标准更严 倒逼空气治理
关于雾霾的报道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城市,但在拥有国际花园城市之称的苏州,同样存在雾霾的危害。根据苏州气象台统计结果显示,20xx年苏州霾日共143天,比20xx年只减少了9天。在20xx年1月18日-20日,1月30日-2月2日间曾出现连续中度至重度雾霾天气。
在问卷调查中,64% ……此处隐藏17372个字……该尽力保护环境,“毒雾”当前,谁也无幸可免.
调查目的: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尽自己努力对当前雾霾情况进行控制.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6日到19日
调查人员:zxx
准备:纸、笔、照相机.
调查结果: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空气质量为中度或重度污染.受雾霾天气影响,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境内局部路段通行受阻.雾霾在春节鞭炮声声中,再次抬头――― 17日,河北、山东、长江三角洲等地现灰霾天气.济南已连续2天,身处“霾区”.
济南霾析
“毒物”成分尚待检测PM2.5是祸首
今年1月,济南的持续雾霾天数达19次,强浓雾及刺鼻霾天让市民印象深刻.当雾霾成为济南常客,是否也像“京霾”一样,有大量有毒的有机化合物?济南现已展开雾霾成分相关研究,至于雾霾中是否含危险有机物,尚没有研究成果支持.
尽管济南雾霾中的“毒物”成分尚无明细,但经过证实的是,PM2.5(细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介绍,中科院的研究中提到危险含氮有机化合物,容易被市民误解为氮氧化物,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监测情况来看,济南首要污染物是PM2.5,氮氧化物超标并不明显.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这种可进入人体肺部的颗粒物上往往附着有毒物质,比如含氮有机化合物.”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17日介绍说,2月9日至15日,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μg/m3,最大超标倍数为4.7.
结论和建议:看了这些结果,我们大家是否都吓了一跳呢?最后的结论雾霾的罪魁祸首就是pm2.5.大家也都看到一段文字,春节烟花爆竹影响着空气,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我建议大家春节少放鞭炮,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对此尽量多采取措施,使我们人人受益.
雾霾调查报告14调查时间:x月1日。
调查地点;迁西县城周围。
调查对象:车辆尾气、炼焦厂、吸烟等。
调查过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产生了雾霾天气,我们县城也不例外。这几天,我走到户外,抬头不见天日,直觉得天昏地暗,在空中飘浮着许多小颗粒,落在脸上脏兮兮的,罗在马路上也是黑乎乎的,还夹杂着不好闻的气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天气呢?
二月一日,我和爷爷一起走在大街上,发现城区的主要街道两旁停满了车辆,大街上各种各样的车来来往往,都冒着烟雾,为其向外散发着烟味和热量,特别难闻,对空气污染特别大。当我们走到彩虹桥再往北看,只见焦炭厂的两个烟囱冒着浓烟,有时还喷出火苗。听爷爷说,附近的铁厂还有很多这样的烟囱。平时那里的大地和村庄都被烟雾笼罩着。还发现很多烟民在公共场所吞烟吐雾。以上种种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我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不吸烟,国家多生产节能环保的汽车,工厂进一步加强改进烟气净化,共同保护环境,还祖国一片蓝天。
雾霾调查报告15一、调查说明
1、调查目的
客观了解“雾霾危害”认知现状,分析不同年龄人群雾霾知识储备状况,了解网友对“雾霾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的有效推荐。
2、主要调查资料
本次调查主要资料包括雾霾有害成分及污染源、雾霾如何进入身体、雾霾对不同人群的危害、日常防霾措施等四部分。
3、调查组织过程
时间周期:20xx年4月24日至20xx年4月24日
4、调查方法
采用网民自填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5、调查对象
网友
6、有效样本量
2726个
二、调查样本结构
1、六成多网友年龄在20―30岁,是参与在线调查最活跃人群
调查数据显示,34.81%参与调查的网友驾临“十面霾伏”的地球时间为26―30年,占比最大;驾临地球20―25年的人数排行第二,占到27.85%;这两部分人群超过了参与调查总人数的一半,高达62.66%,排列第三的是驾临地球31年以上的人群,占25.95%。此外,11.39%的网友驾临地球不到20年。
2、近七成半的参与网友是女性,她们更关注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在线自填网络问卷的网友74.68%是女性。一方面,在互联网中女性较男性更爱分享和互动、更有耐心;另一方面,女性更关心自身及家人健康,尤其是在空气污染严峻形势的当下。
3、宅女和辣妈更关心环境污染危害,占友的三成多
在74.68%的女网友中,不同类型的妹纸对雾霾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关心程度又是不同的。宅女、辣妈、萝莉和御姐依次分列前四位,分别占到19.49%、13.56%、11.86%和10.17%,占到友的55.08%。而后四位依次是大妈、白富美、腐女和干物女,分别为0.85%、1.69%、3.39%和4.24%。丝女、女汉子和家庭主妇均为7.63%,女神有5.95%,森女有5.93%。
4、经济适用男最关心环境污染危害,占男性网友近五成
在25.32%的男性网友中,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44.44%的为经济适用男,“顾家”是他们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性格基因。跟友基本一致,宅男、大叔和小鲜肉都挤进了前四,占比一次为15.56%、11.11%和10%。而男神占5.56%,高富帅占7.63%,丝男占8.89%。总体状况与友人群分布吻合。
三、对雾霾成分及污染源的认知状况
九成五网友了解PM2.5是雾霾的有害成分,但对其他污染物的认知不足
雾霾物质构成,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PM2.5(即有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的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构成了灰蒙蒙的天气。
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网友对雾霾的组成或者说有害成分的认知还不够全面。94.94%的网友都明白PM2.5等是雾霾的污染物,但是明白二氧化硫是雾霾污染物的不足六成,而了解氮氧化物也是雾霾污染物的也刚六成多一点点。
在女网友中,仅有55.08%的了解氮氧化物是雾霾的成分,有60.17%的了解二氧化硫是雾霾的有害成分;奇怪的是,女网友中仅有78.81%的明白PM2.5是雾霾的有害成分。
而在男网友中,仅有55.56的了解氮氧化物是雾霾的成分,稍比友高0.48个百分点;有60%的了解二氧化硫是雾霾的成分,比友地0.17个百分点;有92.22%的明白PM2.5是雾霾的有害成分,较女网友高出13.41个百分点。
总体看来,网友们对雾霾所含污染物成分有较好的认知,但还十分不完善。雾霾是20xx年底才被广泛知晓的事物,大家在校园理解的地理知识没有涉及、大众科普不到位和阅读习惯欠缺等,是网友们对雾霾认知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