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时间:2025-09-17 06:40:23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2篇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2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东京奥运会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

2000年出生的杨倩,2011年被选入宁波体校射击队,杨倩射击之路可谓表现优异——2014年浙江省运会获得3金,打破浙江省成年纪录;2015年底入选国家青奥队,并取得了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2016年初被特招入清华大学射击队,并在两年后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年全国青年运动会上获得女子气步枪60发个人冠军、团体亚军;自2021年以来的国家射击队四场选拔赛全部获得冠军,以总积分295分名列第一,获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和混合团体两项参赛资格。杨倩曾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校内采访中回忆,自己是在11岁左右,因好奇而接触射击,2011年小学四年级时被选入了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杨倩在宁波体校的数年间,接受了系统、严格、正规的训练,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虽然女儿走上了职业运动员的道路,但起初杨倩的母亲并不十分愿意女儿走上这条道路。杨倩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作为父母是不舍的,但她自己却很坚定。虽是‘零基础’入队,但看到她越来越稳定的发挥,还是逐渐放下心来。”职业生涯的扶摇直上,或许会让很多年轻的运动员失去方向,但杨倩却没有。在18岁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杨倩更是在多个重量级射击比赛中夺冠、打破全国纪录,乃至于世界纪录。她的教练虞利华曾在接受采访时称,每逢大赛,她都发挥得特别好:“杨倩最大的优势是有颗‘大心脏’。同一批的孩子水平可能差不多,但到了赛场上,就杨倩发挥得最好。”杨倩也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她说,大家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的动作和水平都相差无几,关键时刻拉开差距的是心理素质。”杨倩回忆说,自己刚接触射击时,她也很难克服“临场紧张”的心理状态,连续多场比赛都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后来她称自己“想通、想开”了,“每次举起步枪时,不再刻意追求结果,而是都专注于比赛的过程,专注于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尽力全身心地投入,找到该有的状态。”杨倩说:“自信真的很重要,每次比赛的时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失败,因为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她有一个临场小技巧,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每打完一枪就会告诉自己:你一定可以的,你很棒!”

这一次,在东京奥运的赛场,彰显出00后小将的飒爽英姿,勇夺金牌,杨倩的名字刻进了中国奥运的历史谱中,未来的竞技时光里,我们期待杨倩,可以为中国军团射落更多的荣誉和光彩。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2

最后一举,27岁的中国举重队选手石智勇选择了198公斤,一旦成功,他就将打破自己保持的总成绩世界纪录!一声大吼,杠铃稳稳举过头顶——世界纪录,破了!

7月28日,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保持者石智勇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气质,6次试举5次成功,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摘得金牌。

石智勇这枚金牌似乎拿得轻而易举。但赛后采访时他才透露,赛前一个月自己曾两次腿部拉伤。

6月23日,训练中左大腿拉伤,一周后再次拉伤。距离奥运会不足一个月,石智勇的情绪发生巨大波动。17天没有训练,每天按摩、针灸,与时间赛跑。来到东京,石智勇抓举只有150公斤,挺举也只有170公斤。“这是我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比赛。”石智勇坦言。

正式比赛开始了,石智勇开把就选择了158公斤并成功举起,第二把举起163公斤,第三把举起166公斤——刷新抓举奥运会纪录,更领先第二名10公斤。

“抓举结束,我的手臂就有点抽筋,已经好久没有举过这个重量,肌肉都不太适应。”经过队医紧急处理,石智勇在挺举第一把就要试举188公斤。“当时没有翻好,是硬撑起来的。”第二把试举192公斤,被裁判判定屈肘失败,比赛的气氛又紧张起来。

但石智勇的目标只有一个——破世界纪录!项目总成绩世界纪录,正是石智勇在2019年创造的:“我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破,但想把最珍贵的时刻留到奥运会。”

顽强意志和强大自信,让他在最灿烂的舞台释放最完美的自己。当石智勇将198公斤的杠铃高高举过头顶,3盏白灯同时亮起。他坐上杠铃、双手比出“1”字,做出这一打破世界纪录的标志性动作。

因为与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石智勇同名,这个名字曾在少年时代带给他巨大压力。但他将压力变成动力,在里约和东京奥运会连续夺金,也实现了对雅典奥运冠军石智勇的诺言:“要对得起这个名字,要传承冠军的名字,更要传承冠军的力量和信念。”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名字,石智勇的比赛显得智勇双全:面对挑战,要有智慧;站上赛场,更要展现勇气。挑战极限,勇攀高峰,永不满足,从不止步,第二个奥运冠军对石智勇来说,依然只是一个起点,他的目标还在前方:“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再坚持3年!”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3

虽然我的年纪小,可也是一个篮球迷。东京奥运会篮球比赛已经进行到第三天了,中国女篮才让世人看到这届国家队的实力,千呼万唤始出来,向全世界展示了她们的靓丽风采。对中国女篮无比喜爱的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坐在电视机旁等候着比赛的开始。

大战一触即发,这一场是中国女篮对阵波多黎各代表队。中国女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个个脱掉了外套,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打一场漂亮的篮球赛。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为中国姑娘们发起了战斗的号角。

东京奥运会的篮球赛馆里,观众席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竞猜者哪个队会赢,哪名选手会得到这场比赛的分?就在这时,比赛开始了,裁判吹响了提示哨,篮球场上瞬间安静下来,电视机前的我也屏住了呼吸。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比赛打响了。

中国女篮一上来就打出了4:0的良好开局,凭借身高优势牢牢掌握着场上的主动权。身高两米零五的韩旭和两米的'李月汝两员大将轮番上场,向对手发起了总攻。而对方身菜的球员也只有一米九一,相差悬殊。一开始就从气势上压倒了波多黎各女篮队,第一节比赛中国队32:17,第二节比赛中国女篮乘胜追击,分差逐渐扩大到27分,半场比赛中国队53:26。我也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稍稍有了一丝安稳。

下半场波多黎各队一上来就连续得分,士气上涨,企图来一次反扑。球场里也静了下来,局面变得紧张起来,我的心里也是一紧,连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中国女篮选手李梦抢到了篮球,一边运球一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地把球投向篮筐,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只听“咚”的一声,篮球稳稳地投进了篮筐,三分球入账,为中国队稳定局面。李梦真是好样的!整个赛馆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欢呼、鼓掌、呐喊,更加使劲为中国女篮运动员加油,鼓劲。我也不由 ……此处隐藏5708个字……内心充满了遗憾或不舍,但他们已经老了,身体素质远跟不上比赛的要求。但是年轻人比他们更适合站在赛场上,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逐梦奥运,发光的不只是领奖台上的一块金牌,是大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拼搏的精神,是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是团体赛中众人齐心协力的团体精神,是永远长存的奥运精神。

年仅十四岁的全红婵在艰苦的环境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家庭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未打倒她。她的头发因为一天跳水400多次,被水漂成了黄色,就是这样一个顶着一头“黄毛”瘦瘦小小的、梦想有一天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超市的女孩,在女子10米台跳水中以466。2的高分夺冠。小小的身子内缊藏了巨大的潜能,在全红婵身上我们看到了她的努力,她的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这些精神、品质和金牌一样在她身上闪闪发光。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个瘦小的女孩子在高低杠比赛中脱颖而出,夺得了中国体操史至今唯一一个满分成绩,在当时中国奥运代表团接连失误,整个赛场对中国队不友好,原定运动员在比赛前一天受伤的情况下,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出场,在30秒内完成高难度动作,6位评委都给了10分满分。后来据她的教练说,当时她患有肝炎,可能无法继续,但她凭借自己的毅力,咬牙克服,最终创下了奇迹。她就是——陆莉,当时她年仅16岁,作为替补队员上场。在她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为国争光的精神。

回顾历届奥运,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挥撒汗水,全力以赴,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欢笑与泪水书写下一幅幅精彩的篇章。

追梦奥运,对他们来讲,奥运的金牌是对自身的一种认可,是他们在追梦路上的里程碑。在他们的身上闪光的不只是金子,还有金子般的品质,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永不言败的毅力,是攻坚克难的奋斗……

金子很亮,但金子般的品质更亮。逐梦路上,让自己更闪亮。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1

当东京奥运会还没有开幕时候,由于主办方准备不足消息频频传出,很多人都在猜想,这会是最糟糕一次奥运会吗?而半个月过去了,奥运会迎来了自己闭幕式,答案也揭晓了,而且是一个否定答案。于是,东京人松了一口气,全世界人也同样松了一口气。

而不管是对于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来说,还是对于国内亿万奥运观众来说,这不但不是一次糟糕奥运会,而且还是一届让人感觉很美妙奥运会,因为在这届奥运会上,从中国运动员到中国观众,都展现出一种以前完全没有气质,一种范儿。这意味着一个新开始,也意味着一种新奥运观正在形成,意味着我们开始逐渐学会更好地诠释奥运精神。

如果单纯从奥运奖牌榜来说,我们确实从多年来第一名滑落到了第二名,一些本该拿到金牌,也意外旁落。但这本身就是竞技体育一部分,如果奥运奖牌榜几十年不变,那未免也太乏味了一些。尤为关键是,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他们关注奥运奖牌榜目光,已经变得更加客观成熟而理性,再也不会为了一时得失或得意忘形,或垂头丧气,这足以说明作为大国公民自信。

如果发起一项问卷调查,让网友对本届奥运会最令人印象深刻事情做出选择,我们相信由当年“铁榔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披荆斩棘,最终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一定得票不低。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洪荒少女”傅园慧表情包,跳水情侣秦凯何姿上演求婚秀,也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这说明,我们开始不再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竞技,聚焦在输赢,定格在奖牌身上,而是学会了欣赏奥运享受奥运。奥运还是原来奥运,但是它带给我们,除了沉重刺激,开始有了越来越多轻松快乐色彩。

不得不说,这才是一个体育大国公民本该有正常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本该具有文化自信。表现。奥运金牌,国内公众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从以前奥运会上“越多越好”,到现在开始公开讨论多少辩证关系,先不管这种讨论结果如何,但是能够进行公开讨论,这就是一种难得进步。

而作为体育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近日表示,反对唯金牌论金牌无所谓论。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客观而中立态度,既然是竞技体育,我们就不排斥胜利,就会为了争取胜利而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为此,从小组赛开始就不被看好,却历经坎坷,最终夺冠中国女排,就是最好证明。但即便我们在金牌榜上不是第一,也失去了原来第二,但并不表明我们就失败了,因为在金牌背后,还有“全民体育”在近年来迅速发展,还有“全民健身”活动下,老百姓活跃在各种运动场地矫健身影,这才是更为值得骄傲东西。

我们享受快乐,我们得到激励;我们感受泪水,我们欢庆胜利,这样奥运会,才是一个无比多元而丰富奥运会,才是一个契合了时代精神特质民众需求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2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题记

于1896年始,四年一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出现在世人面前。在比赛中的赛场上,各个国家地区的优秀运动员群英荟萃,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一决高下,这就造就了奥运会是“世界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的代表”的称号。然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中国在自奥运开办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竟然从未获得任何一项奖牌。人们不禁发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一届奥运会?”

1932年,单刀赴会的刘长春独自“出征”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这令人感伤的消息传出,日本操控下的“伪满洲国”居然企图利用刘长春宣传“政权”的阴谋。但刘长春识破并粉碎了帝国主义的阴谋,在《大公报》愤慨呐喊:“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决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奥运会。”赛后,又发表声明“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叛国!为人马牛!”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一个没有失掉爱国心的中国人,刘长春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最终站上了奥运会的赛场上。这是他个人命运的骄傲与民族命运的自豪相连,那个因不知体育为何物而弃赛的时代结束了,那个饱受列强的欺凌的时代也即将结束,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地斗争,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的身影出现在奥运会中。在1984年7月29日上午,一位独自默默站在赛场一旁,身穿一套印有“中国”两个大字的红色运动服的青年,举枪向50米外的靶心射去。这个年仅27岁的青年就是许海峰,一声惊心动魄的枪声伴随着枪内最后一颗子弹的射出。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中国体育界从未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自此中国运动员起跑,冲向了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

而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再一次大放光彩,取得了88枚奖牌。在第一场比赛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随着中国选手最后一次扣动扳机,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被中国选手杨倩收入囊中。当她高高举起步枪宣示自己的胜利,那跨越37年的枪声,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雄厚实力。

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始是一个国家展示文化和国力的机会,不论是饱经战火的叙利亚,还是国富民强的美利坚,不论是幅员辽阔的俄罗斯,还是欣欣向荣的中国,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一决高下。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发展的见证者,还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促进者。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