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7 13:01:35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4篇)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导学过程:

预习提纲

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什么?

⑵“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 _______)(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

(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二)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 ……此处隐藏22520个字……p>3.感受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生活、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品质。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9个生字,读准多音辽"得、咳、卷、数、还",理解词语意思。

3.给课文分段,读议课文第一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你知道"铁人"是谁吗?(简介"铁人")

"铁人"名王进喜,是全国的劳动模范,大庆油田工人的英雄代表。他出身在甘肃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给地主放牛,15岁就在玉门油矿做苦工。解放后,在开发大庆油田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带领钻井队勘探石油,为我国石油工业作出了贡献,"铁人"的名称就是在油田大会战中流传开来的。后来,他担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70年因病逝世。

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写人)

课文是一篇人物回忆,他回忆了铁人的什么往事,我们一起听课文的录音。

2.听课文录音。

听了录音,你对铁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川流不息敦实淳朴过失

良师诤友排解辗转反侧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总得(dédéi)咳(hāikē)卷(juǎnjuàn)烟

历数(shǔshù)还(huánhái)嘴辗转(zhuǎn)

(3)读通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铁人"哪些事,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反馈。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字形:矛、策、辗

(2)读准多音字,结合完成作业1,并给别一个读音的字组词。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哪几个自然段?

5.给课文分段。

6.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第1句:我和铁人同往。

第2句:铁人身边人很多。

第3句:他们找铁人的目的。

第4句:"我"对此的感觉。

第5句:铁人的内心表白。

(2)你对哪句话的印象最深?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担任了……仍旧像……在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出去……团团的人群"

"你走到哪儿,啊儿就是接待站。"

"有什么办法?咱们是共产党员嘛!这些不上串的事,总得有个人管嘛!家属大嫂没柴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得冷了。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嘛!"

"家属大嫂没些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得冷了"真是这样的吗?是哪里觉得冷了?铁人这样说明什么?

"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是什么?

怎样做是"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

"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我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又该怎么做?

句子中的"咱们""有个人""咱们"各指谁?(王进喜、共产党员、共产党员)

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齐读铁人说话的话。

(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

7.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8.完成作业1、2、3题。

和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议课文第二段,结合课后2题,抓住人物言行体会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2.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段主要内容。铁人是怎样"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

落实到行运中去的?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2.读议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第2、3、4自然段具体叙述了铁人(去托儿所时发生的一件事)。铁人到家属基地去,听见孩子哭声(就急步推门进去氢阿姨批评了一顿),后来知道(那位阿姨抱的是别人的孩子,坐在地上哭的是她的亲骨肉,就让司机把车开回托儿所表示歉意),到了晚上(他又深深责备自己做了低水平的事,赞扬那位阿姨的高尚品质,直到熄灯,他躺在床上还在思考)。

(2)从这件事中,体现了铁人铁人怎样的品质特点呢?我来看看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要求:

①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划出写铁人语言、行动和神态的语句。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铁人当时心里是怎第想的?

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铁人是怎样的人?

和学习小组的同伴讨论上述问题。

(3)集体交流:

①"刚踏进托儿所大门,就听见哇哇的哭声,铁人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进去。"铁人心想:怎么?这些钻工的孩子在托儿所为什么哭?钻工们在野外苦战,他们的孩子得不到照顾怎么行?(体现了铁人关心爱护钻工子女,关心群众生活。)

②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钻工们在一线苦战,你却任由他们的孩子哭?……"("激动地批评"写出了铁人当时对托儿所阿姨没有照顾好孩子的不满和气愤之情,表现了他对钻工子女的疼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钻工生活的关心。)

④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

"哦?……咳!"两个叹词加三个标点符号,写出人铁人听了那位干部的话,明白了事情真相后的反应。"哦?……"表达了铁了由惊疑到醒悟的心情:竟有这样的事?我怎么说没想到也不去了解一下?

"咳!"表达了铁人从后悔到自责的心情:我怎么不调查清楚就乱批评人?我让那位阿姨受委屈真太不应该了!我这急性子又做错事了!……"掉头,回去!"果断而干脆的语言,表达了铁人立即去向那位阿姨承认过错的决心。表现了铁人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过错的思想品质和担率、直爽的性格。

⑤铁人开完全回来,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着默默地卷烟抽。

"……坐着默默地卷烟抽"写出了铁人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休息时间,还在思索白天在托儿所的事。他在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表现了他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对自己思想作风的严格要求。

⑤好一阵儿,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

"辗转反侧"写出了铁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自己该怎么向那些可敬的无名英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水平?表现了铁人虚心、真诚、严以律已的好品质。

(4)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朗读指导。

3.小结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