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2、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透过文字想象出“我”和祖父在花园中生活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大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透过文字想象出“我”和祖父在花园中生活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借助注释,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和祖父的花园》。借助书下注释你知道这里的“我”是谁?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
1、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和祖父的花园,感受她童年的时光。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了一遍课文,能读准这些词语吗?【指导“穗”书写。】
3、初读课文你感觉花园中萧红多大?下面就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哪些事情证明了花园中的萧红就是个孩子呢?
三、事件中感悟快乐教学预设第4段
1、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能把小姑娘的调皮读出来?
2、来同桌之间也配合着读一读。
3、这一段的文字灵活的短句式也特别有意思,竖过读一读还有现代诗歌的味道。老师范读。——学生读。
教学预设第5——8自然段
1、萧红的孩子气在“铲地”这件事中有体现吗?谁愿意接着汇报?
2、祖孙之间的确有一段对话,现在你就把自己想象成小萧红,她会以什么语气回答祖父的问话呢?先填空,再来以这种语气试着读读。
3、这样读着读着,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祖父?
教学预设第9——13自然段
1、谁愿意接着汇报,还从哪些事情中看出她的孩子气?
2、在这个花园小萧红做任何事情就是什么感觉?
四、景物中感受自由
1、因为花园中的萧红内心充满了快乐、自由,所以在她眼中一切也那么美好、自由的。她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快到文中第14-18自然段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要表现他们的自由自在。
2、正因为小萧红是自由快乐的,所以她眼中一切也都是自在的,——引读
3、这一段作者也用了灵活简短的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有歌谣的朗朗上口。怎样读才能体现出这份自由好吗?
4、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想象这些植物自由生长的情境。
5、这诗歌一样的语言,这自由的画面相信一定已经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了,去掉一部分文章,你还能记住哪些画面?来一起说说。
6、在你眼前出了除了看到这植物是自在随性的,还还看到哪些景物也这样自在鲜活的吗?请你联系14—18段中的景物,用上这个句式写写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7、把同学们刚才说的连成完整的一段话。我们也用这灵活简短的句式来作诗了!
五、感悟中心
1、我们刚刚跟随着萧红在花园中经历了一件件童年趣事,看到了富有生命力的景物,感受到她童年的快乐,自由。
2、读了这个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带着这个疑问就请你走近《呼兰河传》吧。好文章是需要你用一辈子来读的,相信将来的某一天,你读完《呼兰河传》这本小说,在会来体会茅盾先生的这句话就会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
2.听写词语。
问题 错误 答案
(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师巡视,抽生把听写的词语拿到展示台,师生一起订正,可以强调书写规则。教师问:谁能用“问题”一词说句话呢?
抽生说。
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本文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
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
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
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
(2)年幼的玛丽亚虽然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请教了谁?(妈妈)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
(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读。
(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
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
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
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
(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 ……此处隐藏2689个字……积月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8个字的成语,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和大人一起读”了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复习汉字基本笔画,练习看图写话。
学习重点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怎样说一句通顺、完整的话。
学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学生)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称呼我为什么呀?(生:老师)在家里,那些长辈们或者年龄比我们稍大的人又怎样称呼呢?
2.课件展示一家人的图片。
二、新授、识词。
1.指课件,让生分别认识家里人。
2.生边说师边贴生词卡片。
长辈:爷爷奶奶伯伯叔叔爸爸妈妈
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学生分组试读这些词语,生找到带音节的字宝宝。
4.组内开展读字,读词比赛。
5.全班交流识字情况。
三、拓展。
1.有勇敢的小朋友吗,上台来介绍一下你家里有哪些人?
2.全班交流,师作。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有这么多爱自己的家人。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二、新授课:找偏旁相同的字。
1.师讲解击鼓传花游戏规则。
2.全班进行击鼓传花游戏。
3.指名上台将两个篮子里的花朵贴在黑板上。
4.看看两排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
师:
第一排花含有“日”字旁,原来这些字宝宝都和时间有关,你能给它们口头组词吗?
6.开火车组词。
7.同法“女”字旁。
三、拓展,交流其它同偏旁的字。
日积月累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我们在第四单元学习了两组表示珍惜时间的成语,谁记得呢?
2.指名说课件出示。
3.指名读,全班齐读,师相机讲解成语的教育意义。
二、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些成语,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日积月累”部分,并圈出不会读的字。
3.组内试读,不会读的字相互帮忙。
4.全班交流读。
三、读成语,并背诵。
1.课件出示4组成语。
2.生字卡片抽读不会认的字。
3.指名试读。
4.师范读,生跟读,指名教读。
5.师稍作讲解成语意思,生倾听。
6.试背,全班交流背。
四、,并布置作业。
1.收集带“木”旁的字,写下来。
2.把四组成语背给同桌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进行了三个内容的教授。每个内容的教学,同学们的参与度都很高,都想展示自己的实力,特别是“趣味识字”部分,孩子们都想向别人表现自己的幸福,这一点让我倍感欣慰,希望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第二课时
(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目标
1.在田字格里能书写规范工整的汉字。
2.通过字词练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学习重点
1.认真练习汉字基本笔画,写规范字。
2.连词成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学前准备
1.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田字格贴片。(学生)
教学环节
字词句运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成语,指名读,指名背,全班背。
2.引入新课。
二、比一比,写一写。
1.读生字卡“了、才、长、山、儿、四、我、心”。
2.师范写生字:了、才。
3.火眼金睛,观察课件上两个字的第二笔相同点和不同点。
4.指名说,师:
相同:起笔都在竖中线上。
不同:“了”第二笔是“弯钩”,“才”第二笔是竖钩。
5.师范写两个生字,生书空,并各练写一个。
6.展示优秀作品,并奖励一面红旗。
7.词法指导“长——山”中“”和“”,“儿——四”中“”和“”的区别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学生练字,师相机指导,并作及时有效。
三、提示。
小朋友们,很多汉字都有相似的笔画,我们在书字时要睁大小眼睛看清楚,多一笔少一笔,就会变成其它的字;书写不规范,汉字就变成丑八怪了,所以,今后写每一个汉字,都要认认真真,不能马马虎虎哦!
四、听故事,导入新课。
1.课件:一(1)班的孩子们去远足。第二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山坡上,瞧,美不美呀!
2.指名说:这是什么地方?天上有什么?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师强调观察顺序,要说完整的话)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师板书:小鸟、小朋友、小花、青草、小牛、小羊……
5.指导学生把看到的景物写在书上田字格里,师巡视,并作及时鼓励性。
6.小组内读词。
7.全班交流读词。
五、练说完整的话。
1.举例练习说话:小鸟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小组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同学帮忙。
3.全班汇报交流,师相机指导并。(避免说同样的句子)
4.词法指导学生练说句子。
六、拓展深入。
1.能把刚才说的句子连起来说一小段话吗?
2.师范例说话,学生认真倾听。
3.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七、,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刚才一个比一个能干,老师为你们点个赞!(竖大拇指)。回家呀,把我们这节课说的句子说给家长听,再和家长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比赛看,谁读得好,也让家长为你点赞!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的书写比以前进步了不少,这可能是这几个月来练习的缘故,看图写词语,练习写写部分,虽然孩子兴致盎然,但孩子们由于观察习惯不好,总关注画面某一部分,不能照顾全面,因而,写出的词语不是很多。另外,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一个句子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这还是较有难度的,老师要多些引导,反复练习,我想,孩子们写词说句子的能力一定会提高很多快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