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教案

时间:2025-11-06 10:54:26
《语文园地八》教案15篇

《语文园地八》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八》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八》教案1

教学学科

小学语文第四册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第一板块中的三种句式及比喻句的组成和作用。

通过“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两个板块的同步进行,向同学介绍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和自制科普小报。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学习和计划。

目标

1、了解同一意思可用不同句式表达。

2、了解形声字中形旁、声旁的作用,学习利用形旁辨义,利用声旁记音。

3、积累比喻句,初步了解其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5、以科学内容为载体,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6、通过展示使学生了解科学,从而培养他们爱科学的热情。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了解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

2、明白同音形近字中各部分的作用,并会举例说明。

3、积累比喻句和名言警句。

1、通过“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两个板块的同步进行,向同学介绍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和自制科普小报。

2、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学习和计划。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的热情。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小黑板)出示书上的三个句子。

2、请学生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3、告诉学生:带“?”的叫疑问句;带“。”的是陈述句;带“!”的是感叹句。

4、告诉学生:表达同一意思,可根据需要用不同句式,但三种句式在朗读时的语气不同。范读句子。

5、你能把“那么乖的孩子,老师很喜欢。”变一种说法吗?

1、自由读、齐读三个句子。

2、学生叙说发现:字数不同;标点符号不同;第1、3句末尾有“呢、呀”,表达意思相同。

3、学说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

4、体会、练读(自由读、同桌比赛、指名读)。

5、练习变句式:那么乖的孩子,老师怎么能不喜欢呢?那么乖的孩子老师喜欢呀!

二、日积月累

1、小黑板出示音节的“愉、榆”等9个生字。

2、谁来认一认这些新朋友。

3、这9个“生字娃娃”中有4对双胞胎,请找出来。

4、让学生帮助住在花瓣房中的双胞胎们找到他长期合作的伙伴。

5、请说说找伙伴的结果,并说明理由(补充、纠错)。

6、能否给这4对双胞胎和那个单胞胎再找其他朋友。

1、自由拼读识记。

2、展示型(指名)认读。

3、找出“愉、榆、描、瞄”等4对同音形近字。

4、在书上连线。

5、说正确答案和理由。朗读。

6、口头扩词。

三、日积月累之我会读

1、引导学生自读。

2、请再读句子,小组合作找这些句子的共同点。

3、你能说出这些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4、引导学生找比喻词。

5、出示对比句子。设问: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6、你能说一两个比喻句吗?

1、自由朗读句子。

2、学生朗读,小组讨论。

3、自选句子说一说。

4、学生分别答出:似的、犹如、就像、好像。

5、说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6、说一说比喻句。

四、日积月累之读读背背

1、出示书中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朗读。

2、请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指导学生背诵。

1、自由读、同桌同学比赛读、齐读。

2、学生选句子并说理由。

3、同桌比赛背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播放科教小片或做科学小实验或讲科学小故事。

观看(观察或聆听)。

二、口语交际、及展示台

1、科学无处不在,我们了解它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美好。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举行一场科学知识擂台赛。

2、老师说参赛内容:科学知识介绍,科普读物介绍,科学手抄报展示及介绍,科学家介绍。

3、组织、指导擂台活动。

(1)小组内预赛。

(2)班内决赛(选前五名发红旗)。

1、学生“情绪准备”,回想有关科学的小知识,画面。

2、学生自行按介绍内容分组。

各组推举一名裁判(决赛时上台)。

记住要求:态度大方,有礼貌,介绍要清楚、准确、无误。

3、擂台赛。

(1)小组内预赛。

(学生介绍举例:大家好!我叫,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本科普读物,它的名字叫《科学起步百科》,是我从妈妈那儿借来的,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秘密,我选一个读听听吧……我的介绍到此结束,我愿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知识,有兴趣的可以和我联系,谢谢!)

(2)班内决赛。

三、教学效果测评

1、请裁判根据参赛要求进行点评。

2、教师(裁判及参赛者)。

1、裁判点评。

2、对照、反思。

四、拓展性学习

1、推荐优秀电视节目——《走近科学》及其他科普读物。

2、这学期的新课到此结束,本学期内你有什么打算,请回家向家长谈谈,并写下来。

1、2、在课外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电影,或其他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搜集,归类。

《语文园地八》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

3、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

3、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此处隐藏19247个字……说: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二、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三、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四、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好似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五、 生活拓展:

1 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 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一、 导入 激情,拓展思路: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全班交流: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二、 自主习作

三、 师生评议作文

1 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 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 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 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在读一读。

四、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 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 自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 复习导入

1 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互相纠错。

二、 读对话,了解内容

1 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 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三、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 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 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四、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 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 熟读歇后语。

3 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五、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 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 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六、 趣味语文

1 自读二个小故事,读熟练。

2 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 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 拓展作业 :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七、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 :读选读课文。

《语文园地八》教案15

反思(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两块内容。在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发现探索,在自主实践中积累运用。

在“我的发现”,我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发现,在总结规律时,我再适当地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帮助,主要让学生自已能把这种“合一合”的识字方法自学而会。

在“日积月累”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让学生我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让他们选填出正确答案,并让学生自己尽量给这些形近,同音字口头组词比赛,比一比哪组最正确、最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积极主动,有兴趣,也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课的教学还有些不足之处:有些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这字词他们无法区分,所以我在让他们自已组成词。但他们并无兴趣,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我本想请会读的学生带读这些词语,这样差生也会有兴趣点,但是由于时间不够,也就没有让学生跟读了。在以后教学中,我想我也应该多多为差生设计一些好的学习环节。

反思(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的基本理念。因此,对于《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设计重点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自我建构。经历曲折是为了丰富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反复尝试中收获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快乐。

另外,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心理学指出,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规律性的知识和循序地训练,小学生要想真正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那首先就要经历一个“举三反一”的过程,即通过反复地训练,归纳掌握其中的规律。这些规律要通过学生自己反复地练习而获得,且熟记于心,以形成自己的素养。然而,再经历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总结规律,然后自己去发现或在老师引导下去拓展,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语文的学习过程系统地展现出来。

《《语文园地八》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