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状物。
2.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状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碧野先生写道:“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那近在脚下的天山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天山,去感受天山最真切的美。入题。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亲历美
1.小组合作,出示学习任务。
(1)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天山的什么美景?有什么特点?
(2)这个片段(或句子)有何独特的韵味?
(3)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感受表达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雪峰、密林、野花三个片段进行发言,相机引导。
(1)学习第二自然段。朗读思考: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
文中是怎样形容云影的?你认为形容得贴切吗?
你还能找到类似描写手法的句子吗?想象雪水、浪花的景象,说说你还会怎样形容它们?
讨论:写了天山的寂静为何还要写溪流、游鱼的活跃?
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配乐齐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思考交流:描写了天山的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
文中是怎样形容出塔松的特点的?
出示塔松图片,你还有什么奇妙的形容?
讨论:文中说马蹄溅水、几声鸟鸣“增添了密林的幽静”,这样写是不是互相矛盾?男女生比赛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读思考: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此时的你正骑马走在花海之中,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渴望?交流感受。快把我们的心情读出来吧。指导读,配乐读。
3.升华:置身于溪流花海之中,满眼的明媚,扑鼻的芳香,怎能不使人心情舒畅、浮想联翩呢?难怪作者对天山赞不绝口呢。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对天山的赞美。
三、 练习
师生展示作品,交流,教师引导赏析得意之作。
四、总结
天山如此美景,请参考课文的优美词句和自己搜集的诗文、图片资料,为天山写几句赞美的话,或写一首小诗。你还可以变幻成天山上的一片云、一条小鱼、一朵花等,以它们的口吻来写也很好。
五、作业
说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课外读读《天山景物记》以及碧野的其他作品。
语文教案 篇2教材分析: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本课4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
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 ……此处隐藏2832个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A.身份
美丽的金洋
这交易划得来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
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是交易
B.性格
简直是反动派抹自己的脖子
要不要花很多的钱
我有我的伤心事
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l也行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儿牵肠挂肚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
总结:人物语言要表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2.讨论课后练习三
三:讨论生动的动作描写
精读“抢夺梳妆匣”“临终抓法器”两节
三.讨论传神的细节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环境所作的细微、具体的描绘,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四.总结.小说的主题
五.比较、鉴赏与评价
1.本文中除了正面从语言、动作等角度去表现葛朗台以外,还用了侧面表现,从文中找出这些实例加以分析
2.小说以___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小说中也可以有议论,小说中的议论往往用来评价人物、事件,往往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与态度,请从文中找出议论性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这些议论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2.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阅读
参考角度A主题B人物形象C塑造人物的方法
七、练笔布置
人物描写,写一个执着于某一事物的人,侧重于语言与动作
语文教案 篇7《凡卡》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反复读文。
2、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分清凡卡写信的内容与插叙的情节。了解凡卡的内心活动,体会凡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 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 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
乡下呢?
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10、11、12自然段引号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作业设计:
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的许多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凡卡把无法一一向爷爷倾诉的苦水,全说一说。
板书设计:
揪、揍、戳、捞、打??
悲惨 痛苦
文档为doc格式